在航空制造业中,每一个锻件的精度和质量都关乎飞行安全,而生产这些关键部件的电动螺旋压力机,其能耗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"隐形成本黑洞"。某大型飞机制造公司通过引入能源可视化系统,不仅破解了这一难题,更探索出一条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融合的创新之路。
该企业拥有数十台大型电动螺旋压力机,但长期面临三大挑战:
能耗盲区:传统设备无法实时监测电能消耗细节;
隐性浪费:异常耗电往往在电费账单显现时才被发现;
维护滞后:能效下降常是设备故障的前兆,但难以及时预警。
"我们就像在迷雾中前行,"生产总监坦言,"每年近千万元的电力支出,却说不清哪些是必要消耗,哪些是无谓浪费。"
企业引入的能源可视化系统构建起三层监测体系:
实时看板:以折线图、热力图直观展示每台设备瞬时功耗;
阈值预警:当能耗超出正常范围20%时自动触发报警;
能效分析:通过AI算法识别异常模式,定位问题根源。
系统上线首月就捕捉到一起典型案例:一台压力机因液压阀泄漏导致能耗激增15%,而传统巡检方式至少需要一周才能发现此类问题。
该系统的应用产生了超出预期的连锁反应:
即时纠偏:如操作员小张发现的参数异常,可在5分钟内完成调整;
预防维护:通过能耗趋势预测轴承磨损等潜在故障,停机时间减少40%;
战略决策:历史数据揭示生产淡旺季规律,助力制定错峰用电策略。
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ESG层面:企业年减排二氧化碳达820吨,成为行业绿色制造的标杆案例。
这个案例揭示了现代制造的深层变革:
数据即资产:能源流数字化让隐性成本显性化;
预测性运维:从"坏了再修"到"未坏先治"的范式转变;
协同赋能:一线工人与管理系统形成闭环优化机制。
正如该公司CTO所说:"这套系统给我们的不仅是节能工具,更是一套持续改善的数字化基因。"在碳中和目标下,这种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深度融合的实践,正在重新定义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力内涵。
在线咨询
热线电话
微信咨询